女童保护公益项目(以下简称“女童保护”)由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于2013年6月1日联合京华时报社、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项目设立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据统计,该项目自2013年6月1日开展以来,截止到2015年5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黑龙江、广西、安徽、福建、甘肃、四川、重庆、河北、辽宁、山西、河南、宁夏、天津等2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开课,进入学校直接面对54000多名儿童讲授儿童防性侵课,发放儿童防性侵手册总数已超过20万份。
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后郎小学6名六年级小学生被该校校长陈在鹏及万宁市市房管局职员冯小松携带到宾馆开房被性侵犯的刑事案件曝光后,引发了各界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担忧。自该事件曝光后,5月份的20天内有8起女童遭遇性侵案例曝光。被性侵的女童年龄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恶劣,让人无法接受。2013年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高达125起,平均2.92天就曝光一起。
在女童遭性侵案件频发的情况下,2013年6月1日,由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中国青年报记者庄庆鸿、慈善公益报记者权敬、今日中国杂志记者安薪竹等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名共同发起了女童保护项目。
2013年6月1日,女记者发起联合声明,项目正式发起;9月4日,云南第一课(全国第一课)试讲;10月22日,贵州第一课开讲;11月8日,广东珠海第一课开讲;12月17日,北京第一课;12月18日,福建第一课;12月20日,湖北第一课。
2014年8月27日,“女童保护”携手歌手丁克森发布主题公益歌曲 《守护童年》;9月9日,发出教师节倡议;11月6-7日,与青岛市妇启动合作;11月13日,女童保护联合出品的首部儿童防性侵公益电影《如果树知道》在北京举行首映仪式。
2015年3月4日,女童保护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发布《2014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5月28日,女童保护两周年发布会,发布两个管理规定《讲师管理规定》和《志愿者地方团队管理规定》。
截止到2015年4月,“女童保护”已在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黑龙江、广西、安徽、福建、甘肃、四川等20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课,进入学校直接面对4万多名(不含与当地合作培训教师后教师上课人数)儿童上过防性侵一堂课,发放“守护童年”宣传折页18532份,防性侵手册5万多份。而与地方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的合作,使得儿童防性侵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发放防性侵手册总数已超过20万份。
截至2015年五月底,“女童保护”已获六项奖项:第三届“中国社会创新奖”优胜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别奖、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最具网络人气奖”、2014安平中国·北大公益传播奖“传播行动奖之新锐奖”、“2014年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优秀项目”、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奖团体提名奖。
1.拟订防性侵教案,女记者及女志愿者进入学校宣讲。
2.与各地政府部门合作,培训当地教师和志愿者,普及儿童防性侵常识。
3.在学校和社区发放“女童保护”宣传折页、防性侵手册等,通过儿歌、诗歌、图画等形式增强儿童防性侵意识。
4.通过微博、微信、儿童安全网站等各类媒体渠道,传播儿童防性侵知识。
5.对儿童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形成独立的调研报告。
6.把相关建议交给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推动立法保护和政策方面的改进,加强对性侵儿童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形成儿童防性侵保护机制。